来澳两年:小老虎成长记

2022-10-17 来源: 《花开有期——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故事》

从连一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到学习成绩班级第一,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是如何做到的?
      举家搬到澳洲已经两年多,一直惦记着写点什么总结一下这两年。这两年,回味起来更多的是美好,很惬意。就像春日里海边的风,温和而舒适。虽然有过挣扎和苦涩,但和喜悦相比真的太微小了。
      从最初虎虎一个字母都不会说,到现在他可以和老师和同学自由沟通,用了不到两年。
      一位新西兰的朋友回北京,我们坐在望京的一家餐厅聊天。她对说我,她以前经常听朋友说把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放入纯英文环境中,半年就能适应。但当她带着她的女儿进入新西兰的学校开始学习生活,她才知道那是伪命题。她说她的女儿从进入英文环境到最后完全能够听懂和表达用了两年时间。
      她这一席话对我意义重大。我很好地降低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我想一个听力正常的孩子做到完全适应尚且用了两年,那么,虎虎至少需要3年才能够做到自由表达。所以,在适应全新的跨文化环境、跨过语言关这一块,我和先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虽然我之前是学俄语的,但当我们出国的日期确定下来后我就辞职去了专门的英语学习机构。当时是从英文字母开始学起的。每天早出晚归全天泡在英文学校,就像上班一样。我每天试着用英文写微信,发布到朋友圈,请英语好的朋友帮我指正错误。就这样坚持了不到半年,但当我们来到澳洲,我发现我连问路都说不明白。语言就是这样微妙,书本学来的和实际操练起来还是不一样。
      虽然如此,我觉得教虎虎还是可以的。至少我会用英文写微信,他那时连个英文字母都不会。
      那时真的感觉一切从头来过了。就像康复时教他学中文时一样。当时虎虎的状况是刚刚康复毕业进入北京一家普通幼儿园读完了小班和中班。他的中文当时已经非常好,可以说他是在刚刚能说顺溜中文、适应普通幼儿园的生活后,就来到了澳洲重新学习另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
      怎么办呢?仔细回想当时老师是怎么教他中文的。我找出了以前用过的卡片,没有的就自己做卡片,上面画上物品,同时写上中文字和英文单词。每天拿着卡片教他。他很快记住了所有卡片上的单词。
      终于到了可以入学的日子,他是在第二学期进入kindy(学前班)。他先进入了一位男老师的班级,但没过几周老师提出请虎虎换班,说他没办法管他。原因是他除了语言听不懂说不出,还有更重要的行为问题发生,他经常易生气,而且还有严重的攻击行为,严重时他曾被校长写了正式的邮件,让他在家两天。他被转入了学年主任的班级后,一直还伴随着以上问题,直到大半年后才有所好转。在这期间,学校的心理精神老师也介入,并建议我们带他去医院看看是否伴有自闭症。
      这些紧张的时刻,常常让我特别感同身受。我常想如果把我放到他的班级,我是否也会因为完全听不懂、说不出、不知道什么状况而倍感挫败?当然会。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对孩子做大量的疏导。
      在学校层面,从虎虎进入学校第一天起澳大利亚听力中心就派驻了一位辅导老师。她负责配合老师的日常课程,给予虎虎相应的辅导。从历史到地理到科学到数学,她会关注虎虎的兴趣点,配合手工和小科学实验帮助他学习。她对虎虎的帮助特别大,总是充满热情,给我们鼓舞和信心。他们是每天都会见面的好朋友。
      最初,这一系列的帮助加起来,虎虎的英文慢慢得到了提高。几个月后,他开始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做一些简单的表达。我和先生很是欣慰他的进步。
      家庭支援方面,我觉得我做的最对的事就是,一直在抓他的英文阅读,就像在中国时我每天抓他的中文阅读一样。多数时候是我陪伴他读,如果先生下班早我就会让先生陪他读,毕竟先生英文好,可以给他更多更正和指导。因为有之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础,他同样能很好地聚焦在英文阅读上。他们学校有从1-30不同等级的阅读书,供从Kindy到year 6年级段的学生借阅。每周三次孩子可以借两本书回家,家长需要每天在reading book上做记录。虎虎从最低的等级level one开始读。当时他同班的孩子已经读到了level 7 。差距就这么大,但慢慢坚持吧,总会有什么发生吧?
      果然,我记得在很短的时间内,当我去接他放学时他就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给他升level了。慢慢地,他的阅读等级超过了之前被我羡慕的孩子。从1级到3,5,7,10,15,20,28,30——直到现在,他的阅读水平成了班里最高的。这让老师和家长们都难以置信,因为他们知道他曾是一句英文都不会说的中国孩子,他是怎么做到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阅读level提升到了超过土生土长的从小说英文的孩子的?
      只是因为坚持吧?有时候某些结果的发生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我没有办法指导他的阅读,通常他是自己读或者由先生辅助。现在,他被标签为“阅读很棒”的孩子。但很快他在其他方面又有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写作,他会把每一次旅行的经历用插画书的方式写下来,目前已经写了5本,名字叫The Animals Around Our Tent。再比如表达,自信。他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随着英文能力的提高,提升了他的自信。他会在学校大会时被选去演讲。班级里每周每个孩子都有一次机会做演讲,孩子自己组织话题,然后在班级中阐述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他脸上满是自信和喜悦,这些勇气和自豪是他本身的自信给他的,也是他的语言能力给他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学会的拥抱和礼貌。很多时候,人们说中国孩子缺乏的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软性的东西,比如宽容、礼貌、尊重、分享和友爱。但虎虎在这些方面一直表现一般。不过最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每天我送他上学,聊着走着,路上他会忽然停下来伸出胳膊要求抱抱我,一副很享受的样子。然后走进操场的时候会大声地对我说 Have a nice day!他之前讨厌身体接触,对人与人之间的细腻情感体会不到,也不是很敏感,但真的是入乡随俗吧,两年时间,他终于跟小朋友学会了拥抱和亲吻。也会在见到老师和校长的时候礼貌地打招呼。
      随着孩子大了,在社交方面家长的角色会越来越弱,这些选择、决定、怎样去维护友情,这些东西孩子都会在摸索中自己学会。 
      最后来说说我自己吧!可能 是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似乎从一开始作为妈妈,我们就与孩子有着更大程度的天然的密联度。他们进步我们开心,他们难过我们痛苦。渐渐地我们习惯了把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成就感、目标,都建立在孩子身上。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这种关系和状态,不仅会让妈妈本身失去自我,也会成为一种情感、道德绑架,附加在孩子身上,使之负累,甚至会变成一种变相的伤害。所以自从来了澳洲,在策略性地支持孩子之外,我更加关注我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独立社会人的感受。我会更享受我自己的学习和提升,享受让自己变得更丰富更美丽,享受与朋友在一起度过的美妙时光。
      这些时间和空间上的与孩子的隔离,没有让孩子变坏,没有让他与妈妈的感情疏远,反而让彼此都更有时间和空间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反而让孩子觉得妈妈给了他足够的自由,也给了自己足够的自由,让他觉得妈妈很厉害,我要跟妈妈学学怎样画画、怎样打阴影、怎样把海浪画出“堆起千层雪”的感觉。也让他知道如果他不能在八点之前做完自己的事情,妈妈就要回到卧室做自己的事情了;如果他早晨磨蹭不能正点出门,妈妈就要出门去上班了,因为妈妈不能迟到。
      我想,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寻找一种适合的尺度和空间,彼此链接但不妨碍,彼此相爱但不依赖。

      最后,孩子一直在成长。我们为他设计了很多很多成长的目标,比如运动和体育,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我相信有些时候你什么也不需要做,时间会帮你做这一切。

一虎(Max),7岁。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一所公立小学year 2。热爱阅读、写作、科学、艺术、手工和旅行,但更爱思考和谈论。喜欢team work,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执着地付诸实践。

[责任编辑:李燕群]